芭蕉乡卫星地图
加载中,请稍候...
芭蕉简介:基本信息芭蕉乡在桐梓县东北端,北与重庆市南川县合溪乡近邻,东北、东南与正安县庙塘镇、桴乡连界,西南、西北与本县水坝塘镇、狮溪镇相接。1992年芭蕉乡、三穗乡(部分)合并建立。 贵州芭蕉乡位置 。 乡人民政府驻地芭蕉坝,离县城约149公里,海拔880米。共辖19村委会,116村民小组。105多平方公里,耕地2.38万亩,总户数2550余户,1.22万人。2 自然条件乡境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气候温和,地广人稀,交通闭塞。林牧业生产条件较好,山场资源丰富,森林覆盖有13000余亩,圈圈河水库蓄水40万立方,灌田2000余亩。东北三界山主峰顶箐1778米,为桐梓、正安及重庆市南川县两省3县的界山。东部下麻坝有成片松林,3000余亩。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大豆;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辣椒等;林副特产有木材、茶叶、生漆、油桐、棕片等。有6个村通公路,里程约14公里。3 芭蕉名人康华林原名(康健松) 芭蕉四沟人1983年出生,曾就读于芭蕉小学,芭蕉中学和桐梓第二十三高中。在高中读书时酷爱文学,曾在当时的语文老师刘后永的指导下完成第一篇文章《一个中考失败者的自白》在县文汇报上发表,先后在在校报和希望报上发表,从而在全校宣起一股小文学创作高潮。然后自创文学集《华林集》集仿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和日记。一时未发表,2003年毕业在重庆日报社做打字员,2004年游历浙江全省在温州医院做小杂志主编,2004年冬报名参军,由于考试过于腐败没有争取。2005年元旦南下广东,在东莞做自由杂工并一边文学创作,作品先后在晶报、南都报、香港商报发表。2008年创建深圳神龙物流有限公司。现为自由评论员,作家。4 团豆产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丰产,桐梓县芭蕉乡突出“四早措施”切实抓好2012年团豆产业发展。 一是“早”宣传。由芭蕉乡农业服务中心牵头,部门密切配合,利用宣传车、标语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种植团豆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全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余份。同时,分村、分组召开群众会,把团豆产业作为全乡农民增收的首位来抓,并层层落实责任,将团豆产业发展落到实处。 二是“早”培训。将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团豆种植技术结合起来,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技术问题,通过现场讲解、重点向群众培训了团豆种植适用技术、测土配方等农业实用技术,全乡现场指导10场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500份,总共培训群众1500人次,提前为今年种植团豆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三是“早”准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治理,邀请工商等部门对全乡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进行了专项检查,依法严厉查处各种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确保我乡农业生产安全。截止目前,我乡已备齐团豆2000亩的种子、复合肥、农膜。 四是“早”完善。为团豆生产用水和雨季排涝,乡党委、政府提前谋划,按照组织领导到位、任务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三到位”原则,切实完善团豆种植配套设施的维护修理。全乡累计清淤水渠5公里,起垄上厢2000亩,施肥盖膜500亩。5 经济发展芭蕉的乡村旅游没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没有得天独厚的位置,更没有享誉省内外的名山大川,有的只是芭蕉乡 芭蕉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凉爽气候,淳朴的民风。而这些,已提升了芭蕉的人气,积淀起了芭蕉丰厚的人脉资源,形成了一艘船。一艘坚实的船,淳朴的民风是他厚重的水,四方的人气是她远航的帆。 芭蕉全乡15325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409人,占的16.8%,远远超过我省9.8%的比例。现在70—79岁的老人有812人;80—89岁的621人;90—99岁的92人,100岁高龄老人3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该乡人均寿命比相邻地域的寿命高6—10岁是适合人类生存的理想之地。8月30日,云南客商到芭蕉参观考察,当他们了解相关情况后,随行的唐总产生了在该乡建养老疗养中心的想法。 芭蕉乡村旅游开局之年完美收关,让芭蕉群众尝到了甜头。乡党委书记王思信、乡长赵林告诉我们:目前,全乡正在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之下,改扩建乡村旅馆,改善住居条件;乡党委政府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正全力改善全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打造旅游景观和景点来提升该乡“诗画芭蕉、寿仙胜境”品牌。 芭蕉乡,这个昔日以农耕为主的偏远乡镇,因为乡村旅游业,也俨然成了一个车水马龙的繁华集镇,这一惊艳“嬗变”必然是芭蕉发展的起点,她将会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县委政府“三化一游”主战略的指引下,在芭蕉乡党委政府的统筹下,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她的明天会更美好!
芭蕉周边旅游景点排行榜(图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