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漋镇卫星地图
加载中,请稍候...
永漋简介:政区名称来历: 永漋一名始于宋朝,永漋以地有永漋寺而得名,永漋河集镇历史上是京山、天门、钟祥三县交接地区农贸中心。 位置: 永漋镇在京山县西南端,地跨东径112-113°。离京山县城58公里。南与天门拖市镇隔河相接,东北同雁门口镇、屈家岭管理区(原五三农场)、石龙镇相连。电话区号0724。邮政编码431825。 民国时期,永漋河集镇有两条弯弯曲曲的街道,一为河街,沿永漋河岸,南起谢家祠堂,北至天主教堂,全长约500米,北段宽,南段窄,条石路面是全镇的集贸中心。河街之东为背街,北起黑水堰,南至关公庙,长约480米,宽4米是小商贩集市和居民住宅区。背街建国初期化为三段。分别命为和平街、建设街、前进街。集镇中部有六条由东至西的窄巷,直通永漋河边是直通天门、汉口的终点(讯期可延伸到杨丰、何集等地)。集镇岸边有码头若干,来往经商的木帆船近百艘是本地区物资流通的主要通道。集镇商贩云集,解放后有直达天门的机动客轮来往,每日一次,载客数百人。六十年代汉北河开通后,水位降低,轮船逐渐停运。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同益、青龙庵、青年、张家岭、满天星、楼相台、公益、张常台、红旗、贾家台、刘家榨、群力、石板巷、曾口、陶家岭、马家岭、石女山、古城口、杨家丰、严家墩、聂畈、高湖街、黎家大岭、、黎家垸、绿化、上陈桥 、红光、樊家巷、新河口、下陈桥30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和2个社区居委会。 : 2011年末,区域66234人,其中城镇常住9548人。外出流动18503人。中,男性33607人,占50.74%;女性32627人,占49.26%;中,以汉族为主,达66151人,占99.81%;有黎族、土家族、壮族、土族、回族等 6个民族,共 83人,占0.19%;超过20人的有黎族、土家族两个民族,其中黎族族39人,占少数民族的36.99%;土家族22人,占26.5%。2011年出生率8.41‰,死亡率5.42‰,自然增长率2.99‰。 区域东西最大离 5公里,南北最大离 20公里,100平方公里。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663人(按计算,按计算)。2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 永漋镇在江汉平原北部,在京山县西南边陲,永漋河东岸。离京山县城58公里。东与本县雁门口镇和屈家岭管理区相接,南与天门市近邻,西与钟祥市旧口镇和天门拖市镇隔河相望,北倚本县的石龙镇和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分场,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2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分为平原和岗地。主要山脉有石女山,境内最高峰石女山在石女山村,海拨92米,最低点潘家湾河床,在陶家岭村潘家湾,海拔27米。 气候: 永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间有冷害,雨量较多,1月平均气温 3.6 ℃,极端最低气温-19.6 ℃( 1977年1月 30日);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 39.6℃( 1959年8月23日)。 平均气温年较差 1.6℃,无霜期年平均240天,最长达243天,最短为23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2012.8小时,年总辐射108~11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 243天(一般为 3月20日~次年11月18日)。年平均降水量1067.4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98天,最多达121天(1982年),最少为74天(2011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648.1毫米(198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01.6毫米(200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7月最多。 水文: 境内河道属汉江流域,河流总长度48.8公里,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永漋河,从季家河到潘家湾,流经境内何集、杨家丰、永漋、江湾等集镇和地方,长42.8公里,流域100平方公里,年均流量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青木档河和司马河。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和旱灾。 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月至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2007年6月19日,红光村白沙滩防洪堤溃口。因本地及周边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仅6月18日降雨量达117毫米,导致白沙滩防洪堤溃口。由于全镇人民抢险及时,措施得力,尚未出现人员伤亡,但农作物及物资财产损失达2000多万元。3 经济慨况农业: 耕地7.2万亩,人均1.15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6.4亿元,比上年增加31.7%,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9884吨,人均317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是国家(省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2011年棉花种植5.75万亩,产量13005吨,可向社会提供13005吨商品棉;油料作物种植0.41万亩,产量265吨,蔬菜种植1.8万亩,其中大棚蔬菜2000亩,产量41094吨。 畜牧业以养猪、鸡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4.3万头,年末存栏7.8 万头;牛饲养量0.35万头,年末存栏0.26万头;家禽饲养量65万羽,上市家禽51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3657吨,其中猪肉13500吨,牛肉157吨,禽蛋8250吨,畜牧业总产值4.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6%。 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0.85万亩,其中防护林0.5亩,经济林0.35亩,竹林5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5万株,林木覆盖率28%,活立木蓄积量0.3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0.25万亩,产量7500吨,主要品种为沙梨。 渔业以养鱼为主,网箱养鱼200箱,产量20吨;鱼塘养殖300公顷,产量2400吨,渔业总产值0.3亿元。 特种养殖有大鲵、乌龟、眼镜蛇等。 2011年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80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优质棉、牲猪,绿色环保农产品有无公害大棚蔬菜;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 工业: 是永漋镇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3.5亿元,比上年增加46.91%;销售收入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实现工业增加值12.73亿元,比上年增长75.8%;实现利税1.7458亿元,比上年增长45.9%。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20家,职工2875人,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工业园区1个。 财政金融 : 2011年财政总收入815.94万元,比上年增加35.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96.30万元,比上年增加 45.1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0.6万元,增值税49.69万元,企业所得税12.17万元,个人所得税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60.63%、26.72%、82.18%、51.21%。各类存款余额 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 -5.9%。4 社会发展文化艺术 : 2011年末有文化艺术团体14个,会员70个
永漋周边旅游景点排行榜(图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