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代帝王庙介绍: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一处以伏羲、炎黄祖先为祭祀中心,以统一多民族帝王系列和历代功臣名将为祭祀体系的皇家庙宇,俗称帝王庙。帝王庙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如今的帝王庙作为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
北京历代帝王庙景点:历代帝王庙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明嘉靖十年(1531年)建成,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整个建筑群座北朝南,占地21500平方米,古建面积6000平方米,以中轴线形成纵深排列,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庙门、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祭器库,中轴线两侧分列东、西配殿、碑亭、燎炉、钟楼;东南侧有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西南侧有乐舞执事房、典守房、斋宿房以及“庙中庙”的关帝庙,其整体布局气势恢宏、皇家品质,为中国古代建筑之精品。
明清两代皇帝在此崇祀历代开业帝王和历代开国功臣,乾隆几经调整,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并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民国后,帝王庙祭祀停止,改由教育部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祠庙由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使用,后改名为北京一五九中学。2000年各级政府拨款历时三年修缮,2004年4月正式对社会开放。
明清两代皇帝在此崇祀历代开业帝王和历代开国功臣,乾隆几经调整,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并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民国后,帝王庙祭祀停止,改由教育部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祠庙由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使用,后改名为北京一五九中学。2000年各级政府拨款历时三年修缮,2004年4月正式对社会开放。